2016/11/06

2016/11/05 2016臺中國家歌劇院開幕季 孤絕的詠歌—冬之旅

嚴格來說,這不能完全算是舒伯特的冬之旅。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開幕季推出了這個超重量級的製作,把舒伯特最重要的連篇歌曲"冬之旅"改編為管弦樂伴奏,而且搬上舞台。這是個相當特別的製作。

冬之旅一共24首歌曲。一般來說,這套冬之旅就是由一個鋼琴,一個男聲來演出,整個演出的氣氛就是靠著兩位音樂家來塑造,幾乎可以看作是一部獨角歌劇,只是是用鋼琴伴奏,基本上沒有佈景。

但是這個製作並不是如此。不但有管弦樂伴奏,而且有佈景,連服裝都略有更換,幾乎就像是一部正規的獨角歌劇一樣。所以在看這個製作的時候,並不能單純從舒伯特的連篇歌曲角度來看。

整體來看,整個製作基本上是以Ian Bostridge為主來設計的。Bostridge是學者型的歌手,不過當他在唱冬之旅的時候,感覺有點略帶神經質的感覺,這幾乎就像是這個製作的基調。事實上,這並不是Bostridge第一次把冬之旅做成類似獨角戲一樣的演出。早在2007,他就已經演出過一部冬之旅的電影版本。這次換上不同的製作,感覺更為神經質,衝突性更加強烈,更為戲劇化。

一部分的原因要歸到Hans Zender的管弦樂編曲。他的管弦樂編曲並不是單純的把舒伯特原曲的鋼琴部份改編成管弦樂版本而已。事實上,他所作的其實更接近是自由改寫,並不完全遵循原曲。不但和聲改了,而且還加了一堆原本沒有的料,比如說多出一堆前奏,或是改變歌詞的唱法(有些地方變成用喊的,或是用唸的)。而且在配器上面也毫不猶豫的加入一些一般管弦樂團不會用到的道具,例如描述風雪聲所用的鼓風機。簡單的說,Zender希望用更豐富的聲音來描寫冰天雪地的感覺,最好可以讓你直接聽到風聲,馬蹄聲等等,讓你有如臨現場的感覺。這樣的表現方式有好有壞。好處是你幾乎可以根據背景出現的聲音就知道大概現在是什麼場景,缺點就是話說的太白,沒有太多想像空間。

而他的編曲用的是小室內樂團,不過打擊跟管樂佔了相當重要的比例,聽起來節奏感相當強烈,而且管樂的聲音聽起來很有二零年代作曲家的感覺。事實上,這種小室內樂團而且偏重管樂的聲音,對我來說,很容易就想到德國作曲家Kurt Weill的作品。尤其是有些歌詞唸唱的方式,實在很難不聯想到Kurt Weill跟Brecht合作的那些歌曲。即便考慮跟Weill的相似程度,至少整份編曲聽起來相當20世紀,大量的不諧和音,大量的打擊樂器,大量的強度變化,如果告訴不熟冬之旅的人這是二十世紀作品,我想應該不少人會相信。這已經不像是單純的管弦樂編曲,而更為接近是"inspired by Schubert",以舒伯特為靈感來源的自由創作了。

當Zender的編曲讓舒伯特的音樂世界相對具象之後,接著便是導演Netia Jones的任務了。Jones的這個製作,舞台其實相當精簡。最後面有個斜坡,然後前面有一整個空蕩蕩的舞台,只有左前方有一顆枯掉的菩提樹,右邊有個小譜架跟個檯燈。絕大多數的場景變換都是由電腦控制的影片投影在最後面的螢幕上。24首歌曲就有24段影片。整體顏色都是黑白,就跟舞台與歌手的服裝一樣,都是黑白為主。影片幾乎都是對應到歌詞裡面的場景。而中文歌詞翻譯則是整合成演出的一部分,隨者影片依序播放。這樣觀眾不用特異抬頭看字幕,直接看著舞台就可以看到字幕。

這個製作的開始跟結尾,都是以Bostridge坐在椅子上開始跟結束,很像是有始有終,也像是把頭尾串在一起前後呼應,但是似乎可以說是把整個故事看成是主角坐在椅子上娓娓道來他自己的冬之旅的故事,最後說到與手風琴老人的回憶,就像是一個回憶往事的獨白一樣,把一個故事說完,而不是一個"現在進行式"。

配合著Zender相當具象的聲音,相當具象的聲音,Jones的影片其實也相當具象。還有風雪就有風雪,該有河就有河。只是除了各種景色的影片外,Bostridge也是影片的一部份。他自己有時候也會出現在影片裡,只不過是以年輕小伙子的形象出現。這應該是為了與主角現今絕望的心情作對比,以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的心境為對比。但是這個作法也讓這個製作緊緊的跟Bostridge榜在一起。幾乎可以說是沒有Bostridge,就不會有這個製作。我無法想像有另一個男高音可以來演唱這個製作,因為光是演出中的影片,就會完全對不上而沒有說服力了。

而整個演出的靈魂人物當然就是Bostridge。他這次的演出感覺更為戲劇化,更為激動,有時更為冷漠。是他自己的詮釋嗎?很難說,我覺得跟管弦樂編曲與整個製作有關。製作要求的似乎就是要更為神經質,所以畢竟不能跟自己全盤掌控的標準藝術歌曲形式作直接類比。

看完整個演出,我想,把冬之旅當作是個獨角歌劇演出,是相當合理的概念,幾乎是本應如此。但是是不是需要像Zender加了那麼多料下去呢?或許是習慣使然,我總是覺得舒伯特的版本更為精簡,雖然只有鋼琴,但卻一樣可以做出各種效果。我想,少就是多,這邊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不過如果有別的作曲家願意改寫出一個更接近舒伯特的管弦樂編曲,說不定冬之旅真的可以進入歌劇院的常備劇目裡。


後記
1. 我2004年在卡內基廳也聽過Bostridge的演唱
2004/10/16 Bostridge/Andsnes/Winterreise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10/02/20041016-bostridgeandsneswinterreise.html

2. 演出最後的手風琴人的時候,燈光暗了,但是音樂還沒結束。當最後一個音符演完之後,其實還有餘音,但是卻有人急著拍手,接著就是一連串的掌聲,徹底蓋掉了最後的殘響。全場演出安靜了九十分鐘,就差最後三十秒,然後你就永遠不知道這個冬夜萬籟俱寂的絕望感長什麼樣子。

3.  後來有個小姐寫了對這套演出寫了篇充滿各種攻擊與失望的評論。然後有人問我對那篇文章的回應,附在後面。

我知道你說的那篇文章。那個作者過去沒有寫過什麼東西,不太知道她評論的標準,對我來說,我也看不出他的可信程度有多高。我自己聽是沒有什麼問題。

當天的演出是舞台演出,也就是有樂團,有歌手,有佈景,有走位。這種演出形式,很難跟大家站定位專心唱歌的音樂會形式相比,更何況是跟在可以控制狀況的錄音室環境類比,這是非常莫名其妙的事情。至於那個作者說的拍點不齊等等的,我沒有聽到這些問題。當天的演出者幾乎都是國台交的聲部首席,很難想像在第二或第三場演出還會出現這種拍點不對的問題。另外一點,她講的這些東西,如果屬實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但是這種演出演完就沒了,你想回頭再確認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不像你在餐館吃飯,這道作壞了還可以一星期後再來確認一次。演完就演完了,你也不會有現場錄影錄音來再次驗證。講的難聽一點,樂評某種程度上是死無對證。所以除非有第二個人,而且有一定程度的可信度的人也聽到類似問題,不然我不會輕易相信這個說法。
///////////////////////////////////////////////////////////////////////////////
2016臺中國家歌劇院開幕季 孤絕的詠歌—冬之旅
The Dark Mirror: Zender's Winterreise

音樂:漢斯.詹德:舒伯特《冬之旅》,改編為男高音與小管絃樂團版本 Hans Zender: Schubert's Winterreise, A Composed Interpretation for Tenor and Small Orchestra
導演及影像設計:妮夏.瓊斯 Netia Jones
男高音:伊恩.博斯崔吉 Ian Bostridge
指揮:巴都爾.布隆尼曼 Baldur Brönnimann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NTSO)
製作: 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 Barbican, London
共同製作:英國布列頓小交樂團 Britten Sinfonia、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Cal Performa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臺中國家歌劇院


歡迎加入本部落格粉絲團

沒有留言: